在今年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思政课教师朱影获评“师德标兵”荣誉,站在三尺讲台15载,她潜心育人,以师德为本、师风为范,铸就高尚师德师风;她躬耕笃行不殆,勤修“研、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思政“金课”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
“鄂尔多斯因能的担当 因人的暖心 因生活的舒坦 因精神的顽强 因服务的周到 因温暖的辽阔而担起暖城之称 。”这是学校护理学专业大二学生张佳娟和同学最近采访我市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感受感悟。在朱影老师的指导下,张佳娟与同学打算将鄂尔多斯石榴籽的故事录制成短视频,参与“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活动。
“‘行走的思政课’让我们对鄂尔多斯的发展有了更生动地感知,对各民族团结一心有了更真切地认识。”张佳娟说,同学们一路都在思考、探讨那些书本没有讲出的“答案”。
如何把“书本上抽象的思政课”变成“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思政课”?这是朱影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她发现,学生兴趣点在哪儿,思政教育的重点就在哪儿。 用短视频形式把国家要求、青年需求体现出来,成为朱影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新探索。大家不断雕琢选题、打磨内容、推陈出新,让互联网“最大变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最大增量”。
朱影当年毕业刚上讲台时,曾因年轻经验不足、授课内容枯燥被学生起哄气哭,当时的茫然无措让她对讲台增加了更多敬畏,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理解。她在磨课中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并攻读了思政专业研究生,在教学设计方面,以学生为本,明辨为魂,跳出唯观点、结论的单向度灌输式传授;以问题为引,互动为法,回应时代热点。现在,朱影以从容不迫的教学态度、和风细雨的教学模式深深打动着学生,获评鄂尔多斯市优秀思政课教师,带领团队进行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和自治区一流课程申报,今年还立项了虚拟教研室建设。
“等待失主的三十分钟 对同学来说充满光芒 拾金不昧让他的大学生活 美好而充实。”
这是在朱影的课堂上,一位学生为大家讲述的我校学生拾金不昧的故事。“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汲取正能量,用故事讲道理”成为朱影课前十分钟的核心内容,学生们很喜欢这个环节,积极踊跃上台讲故事。
朱影把讲台让出来的背后,是她对新时期大学生与大思政课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必须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话语体系,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与重大问题,由老师“单项输出”变为“与学生同台共讲”。这样的教学方法以生动的叙事代替抽象的理论,讲透党的创新理论和辉煌成就,讲透生活中的朴素真理,使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感染力。
朱影注重思政课教学的启发性教育,她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鼓励多方发声、共同参与,提升话语体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思政课开展提供更多鲜活立体的视角。这让朱影的授课别开生面,在自治区级、市级、校级青教赛中多次获奖,获评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
“朱老师在课上是老师,在课下和我们相处得像朋友一样,她的谦逊品质让我们受益匪浅。”朱影经常和学生学习新媒体、AI等新技术,最近,朱老师最近变身为AI主持人,和同学们在网络思政上碰撞出创新火花。深入学生中间,心灵才能和他们同频共振,这是朱影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
朱影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引入思政课堂,营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环境,解决了以往思政课教学学生游离性听课、浅表性理解、参与性缺失等“痛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真正做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兼顾教学和科研,才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人才。朱影坚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朱影主持自治区级课题一项,鄂尔多斯社科联课题两项,鄂尔多斯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三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为CSSCI。
作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朱影通过“传帮带”引导新入职教师及时学习思政课的前沿理论,熟悉掌握思政课的最新教学方法,全方位关注新教师的发展。朱影说,通过交流和借鉴可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本领,实现与新教师的双向奔赴。
春风化雨育桃李,芬芳满园花竞开。朱影说,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思想和灵魂的塑造者,我们必须珍惜、牢记和担当起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守岗位、保持热爱,择之以诚、持之以恒。